瀑布式碾米機的結構和性能介紹
由原始遠古時代的石滾、石磨簡單的碾壓稻谷,發展到如今先進而復雜的現代化碾米加工。在大米加工流程中,我們首先追求的是能減少碎米,就能夠提高出米率;能節省動力,就能降低電耗的設備。為此,嘗試這種新的加工方法,逐步地解決碾米過程中大米易碎的難題。
1 傳統碾米機存在的問題
1.1理論分析
碾米機是加工稻谷工藝中的主要機器,目前大家使用的碾米機,雖然經過百年時間的發展與完善,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。如:立式砂輥碾米機(上進料)在碾米過程中,糙米進料時通過螺旋輸送器從上而下,沿主軸帶動的N節砂輥,最后從米機出口嘴流出,由于在碾白室內,糙米在剛開始時沒有遇到阻力或陰力較小,影響糙米之間的翻動,造成糙米與砂輥、米刀的磨擦阻力也較小,此時開糙碾白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;隨著糙米越往出口處移動,在受到壓力門控制作用下,米粒流動所受的阻力才逐漸增大,米溫隨之增高,此時碾米機才真正起到開糙碾白的效果,但此段砂輥的范圍內面積較小,米溫過高時就易產生碎米。臥式砂輥碾米機的情況,基本同上相似,也就是說,目前傳統的砂輥碾米機,發揮作用的砂輥的范圍面積太有限了,在靠近碾米機的出口端方向,只是部分地方有工藝效果,其中有效長度與面積,不足總體砂輥總長與面積的二分之一。
1. 2現象與數據
關于上述碾米機存在不足的分析,我們還可以以下現象和數據得到證實。
在碾米機正常工作時,短時間內打開碾米機的操作門,可以觀察到,越靠近碾米機出口處,從米篩排出的米糠量越多,而靠近螺旋輸送器(進料端),從米篩排出的米糠量很少或基本沒有;排出米糠量大的,證明此段范圍內開糙正常,工藝效果好;反之,說明這段范圍內的開糙效果,很差或沒有任何效果。
另外,米刀(阻力條)、米篩以及砂輥所在的裝配位置不同,使用的壽命也不相同。如:常用的40型和46型立式砂輥碾米機,在加工大米3 000~5 OOOt時,位置靠近進料端的第一節砂輥(錐型),被磨損量極小,接下來的第二、第三和第四節砂輥,磨損也不多,可繼續使用,而往下第五、第六和第七節砂輥連同米刀(阻力條),磨損的程度很嚴重,繼續使用則影響工藝效果,影響出米率;通常建議用戶把最下端三節砂輥,與第二、第三、第四節砂輥的裝配位置互換,米刀和米篩也是按類似方法換位,來延長配件的壽命。
臥式砂輥碾米機的磨損情況也是如此,如國內常用的16, 18, 25和30型等各類砂輥碾米機,在加工大米4}6個月時,靠出口端的砂輥(其真正有效面積有的只有整體面積的40%~50%)被磨損后凸凹不平,有的更嚴重現象是局部地方兩端高,中間凹,如不更換,米粒在此處不易流動,反復的過碾,明顯的造成碎米率增加,用戶此時覺得更換整套砂輥費用高,不換砂輥又影響出米率,因此左右為難。
以上這些現象充分說明,目前使用的砂輥碾米機在碾白室內,只是部分段面積有工藝效果,這樣的結果會造成局部范圍內,有的米溫過低,有的米溫過高。如米溫過低時,就可能沒有開糙效果,而米溫過高時,就會過碾,直接產生爆腰,增加碎米率,特別是加工長粒型粕米,那就更容易碎,嚴重影響出米率。
2 螺旋輸送器
螺旋輸送器的主要作用是在加工過程中輸送糙米。螺旋輸送器的材料為鑄件或鋼件,硬度越硬壽命越長,但越硬越易損壞糙米;螺旋輸送器外徑與進料襯套設計的間隙通常為4一5mm,稻谷脫殼后糙米外型尺寸(長×寬×厚)為(5一8)×(2一2 , 51×(1.5一2)(mml,這種情況下輸送各類形狀糙米時,都會不同程度的產生碎米;另外,所有臥式砂輥碾米機每一次加工后或暫時停機,進料襯套與螺旋輸送器內的空間都留有不少未排出的殘留米,這些現象的存在均不利于提高出米率。
3 “瀑布”式新型碾米機
3. 1設備創新的主要特點
。1)新型碾米機設計時省去螺旋輸送器,同時也省掉了相配套零件進料襯套,使進料端軸承座比原有零件的制造簡單,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;每粒糙米靠自重從上至下流動進入碾白室,也就相應地降低了電耗。
。2)“瀑布”式的進料和工作的最大亮點是糙米在進入碾白室后與砂輥表面接觸,從開始到結束之間,都能夠充分的發揮最佳的工藝效果!捌俨际健毙滦湍朊讬C結構如圖1所示。
糙米從進料斗流入碾白室時,類似碧谷機的淌板進料,像“瀑布”般,料面寬、料層;為控制米粒在碾白室加工的時間,設計有專用砂輥(注:試驗時選用光輥或外徑上各類帶凹槽型砂輥,如梅花形狀的砂輥,見圖2),糙米沿著砂輥的旋轉方向,按照設計的“S”形的工藝流程路線(見圖3),在4組碾白室內流動。米粒與米粒、米粒與砂輥、米粒與米篩等之間,能反復摩擦,受力均勻,同時在負壓吸風作用下,使碾白室的米溫更低,產生的碎米就會盡可能的減少;如加工胚芽米,就比傳統的碾米機顯示出更多的好處。
圖1 18×61×4型砂輥碾米機外型圖
圖2 梅花形砂輥配后示意圖
圖3 18×61×4型砂輥碾米機剖視圖
圖4 同步帶傳動示意圖
。3)由于碾白室內的砂輥,在長度方向是同時接觸糙米,使常用的有關配件,如米篩、砂輥等的磨損均勻,磨損量相對減少,從而保證加工時工藝效果質量穩定,正常工作的周期相應增長,比傳統碾米機的配件增長使用壽命30%一50,同時也降低了操作工的勞動強度。
。4)新型碾米機的配備有圓弧形和八角形兩套米篩,加工釉米采用圓弧形米篩,可避免長粒形釉米因形狀細長、米粒抗壓性差等不足因素,盡量提高整米率;加工粳米采用八角形米篩,可增加米粒在碾白室內的停留時間,提高開糙碾白的工藝效果。此外,米篩與砂輥之間的“存氣”均可調節,用戶可按品種性質與外形和出米的精度,選擇適當的間隙。
由于兩套米篩的篩架徑向結構均不是封閉型,在每次加工后或其它原因停機時,米粒均可以從出料口流出,在碾白室內無殘余米;蛄粲袠O少量的殘米,這樣的效果對減少了碎米率是非常有利的。
(5)傳統碾米機內的米刀(阻力條),可使碾白室內增加阻力,是用來提高碾白精度的有效方法,但也是影響碎米率的主要因素,本機設計時省去米刀,主要依靠米粒之間的磨擦來開糙,避免米粒因受米刀的硬性碰擊而損傷,從而降低碎米率。
(6)新型碾米機采用雙面同步帶傳動(見圖4)。
本機選擇是1臺電動機,通過雙面同步帶傳動4組砂輥,其中2組(砂輥1#和砂輥3#)旋轉方向為順時針,另2組(砂輥2#和砂輥4#)旋轉方向為逆時針;如用三角帶則需2臺電動機,傳動結構在機架寬度方向所占空間偏大不利于操作。(目前暫不采用,今后可能試用。)同步帶傳動效率可達98%一99.5,比其他機械傳動效率高,同時也就有節能效果。因此,碾米設備大量應用同步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。
雖然同步帶傳動有眾多優點,若有關帶輪和同步帶的設計、制造或使用不當,都可能導致同步帶的早期磨損與突然斷裂(也是一次冒風險的試驗)。
(7)新型碾米機進料座配有料位器和氣動插門,用戶根據具體情況,可選擇自動和手動操作。
4 技術參數和指標
技術參數:產量4 000一5 OOOkg/h,品種為釉稻和粳稻,風量2 400m3/h,風壓(靜壓)-980~1 470 Pa(一100~150mmH20),主機轉速1 296r/min ,碾米機砂輥長度18cmX直徑61 cmX4組,電動機功率15~18kW,外型尺寸1 633mm×704mm×2 086mm(長×寬×高)。
技術指標:碎米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%~30%,電耗低于全國平均水平30%~5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