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種新型農用精米機的結構原理介紹
洪湖縣鑄造廠研制的6NL一8.5P四分離精米機,是一種一次稻出白的新型農用精米機。它采用了噴風和快速輕碾新工藝流程,并采用了篩選與風選相結合的米糠分離裝置,具有性能好、產量高、電耗低、結構緊湊等特點。
結構及工作原理
B NL-8, 5P四分離精米機為臥式鐵輥服米機,其結構見圖。輥筒通過主軸支承在機坐兩端的軸承內。在輥筒的上面有機蓋、上米篩,下面是下米篩。在機蓋和下米篩之間裝有來刀,米刀可通過兩端的米刀調節絲來調節。機蓋是用角螺絲固定,用猴形卡鎖緊在機坐上。鐵輥筒和機蓋,米篩之間的間隙組成了碾白室。這是米機的主要工作部件。本機的全部零件均由左、右墻板支承。在機坐下面裝有高壓鳳機、低壓風機和米糠分離裝置。
當稻谷由盛料斗進人碾白室后,被輥筒推進齒推送前進。物料在推進過程中,一方面受輥筒元周力的影響沿輥筒徑向作旋轉運動,一方面在輥筒推進壓力下作軸向運動。其運動軌跡構成了一條沿輥筒旋轉的螺旋線。物料在行進過程中,受到碾自室機蓋、米篩、米刀等的阻力,形成一定的壓力,其軸向壓力分布由進口端逐漸增加,到推進輥筒和碾白輥筒交界處壓力最大,出口端又逐漸降低。
高壓風機將冷風通過風道和兩個風室,軸向輸進空心主軸,再由主軸徑向風眼,經過碾白輥筒排風槽輸入碾白室。在輥筒旋轉碾制物料的過程中,冷風均勻地通過物料,二一廠米篩排出機外。軸向進風,徑向噴風,目的在于克服“快速輕碾”而造成的進鳳阻力。為了使精米機排風順暢,增加了上米篩,從而達到予期效果。采用噴風工藝,降低了碾白空碾制過程中的溫升,達到提高成米質量,以利儲存,減少碎米,提高出米率和排糠率的目的。
增設米糠分離裝置(見圖),可將整米、碎米、粗殼、細糠一次分離完畢,不需再用人工篩選。在碾制過程中產生的細糠,通過上、下米篩從溜糠斗排出。整米、碎米、粗殼混合物由碾白室出口,通過出米咀,在緩沖板作用下降低物料流速,改變流向,進入吸糠罩。根據物料的比重不同,采用風選原理,粗殼在吸糠罩內被吸人低壓風機,經沙克龍排出。通過一道淌篩和風力振動篩使整米和碎米分離。碎米經碎米淌板,從碎米咀排出。整米由振動篩排出。從而實現四分離。
此外,本機還采用切向進料和止回片,使物料進入碾白室均勻暢通,采用軸向出料,使物料排出碾白室流暢;出米門配有壓力陀,可自動調節碾白室內部壓力,采用風量調節裝置,使分離粗殼效果改善,采用風力振動器,使整米、碎米分離更為完善。
性能指標及結構參數
6 NL-8, 5P四分離精米機是在72型精米機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。它保留了72型結構比較緊湊,外型較為美觀,稻出白脫殼力強,產量較高等優點,同時還克服了整米、碎米、粗殼、細糠混雜,必須人工進行篩選的缺點,降低了來溫,提高了出米率,防塵也有所改善。與72型相比,每加工100斤谷多出1 ^- 2斤米和2 ^- 3斤糠,少耗5 - 6度電。與N400, N35農用精米機相比,性能指標也較為先進(見表1,2)e1977年1I月湖北省機械局曾組織有關部門對該精米機進行了鑒定,現已定型批量生產。